课程 / 通识课程 / 中华传统文化撷英(慕课版)
中华传统文化撷英(慕课版)
中华传统文化撷英(慕课版)
目录
介绍
资料
课程目录
- 课时 1 0.1 何为“文化”——中国传统文化基础(上) 可试学
- 课时 2 0.2 何为“中国传统文化”——中国传统文化基础(下) 可试学
-
1
垂衣裳而天下治—中国传统服饰文化
- 课时 3 1.1 传统服饰文化史略说(先秦两汉)
- 课时 4 1.2 传统服饰文化史略说(魏晋—宋)
- 课时 5 1.3 传统服饰文化史略说(元明清)
- 课时 6 1.4 衣深理更深——深衣
- 课时 7 1.5 上衣与下裙——襦裙
- 课时 8 1.6 衣冠并禽兽——补服
- 课时 9 1.7 昭名分、辨等威——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
-
2
治大国若烹小鲜——中国传统饮食文化
- 课时 10 2.1 古人吃什么?——传统饮食文化概说
- 课时 11 2.2 备尝世味,品味人生——传统饮食的特色与内涵
-
3
栋宇间显三才之妙——中国古典建筑文化
- 课时 12 3.1 以哪为席,以何为盖——古建筑的分类及屋顶样式
- 课时 13 3.2 星光点点,河汉璀璨——中国古建筑特征词汇举隅
- 课时 14 3.3 境外之象,诗情画意——中国古典园林艺术
-
4
祭祀、继嗣、助内——中国传统婚恋文化
- 课时 15 4.1 由内而外,从多而专——人类婚恋形态的演变
- 课时 16 4.2 有情人终成眷属吗?——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形态分析(一)
- 课时 17 4.3 有情人终成眷属吗?——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形态分析(二)
- 课时 18 4.4 三书六礼——中国传统婚姻的程式与制度
- 课时 19 4.5 祭祀、继嗣、内助——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内涵
- 课时 20 4.6 七出三不去——中国古代的离婚制度
-
5
官学与私学 学而优则仕——中国传统教育考录文化
- 课时 21 5.1 学在官府——中国历代官学教育
- 课时 22 5.2 学在四夷——中国传统私学教育
- 课时 23 5.3 朝为田郎 暮登庙堂——中国历代科举考试制度
- 课时 24 5.4 中国第五大发明——科举考试的利弊与世界影响
-
6
礼仪之邦——中国传统礼仪文化
- 课时 25 6.1 何为礼仪?
- 课时 26 6.2 祀神祭人——吉礼
- 课时 27 6.3 征伐之礼——军礼
- 课时 28 6.4 待客之礼——宾礼
- 课时 29 6.5 亲万民礼——嘉礼
- 课时 30 6.6 灾丧之礼——凶礼
-
7
由古而今 由繁而简——中国古代汉字文化
- 课时 31 7.1 “四体”——中国古汉字构造的“造字法”
- 课时 32 7.2 “二用”——中国古汉字构造的“用字法”
- 课时 33 7.3 “古文字阶段”——汉字的形体演变(一)
- 课时 34 7.4 “今文字阶段”——汉字的形体演变(二)
-
8
方寸舞台演绎百态人生——中国传统戏曲文化
- 课时 35 8.1 兼取百家 源远流长——中国传统戏曲的源流
- 课时 36 8.2 程式化、虚拟化、写意化——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点
- 课时 37 8.3 东方歌剧——中国的“国粹”京剧
- 课时 38 8.4 南曲柔美优雅、北曲苍凉悲壮——戏曲的南北代表剧种
-
9
向古人借智慧——中国传统思想文化
- 课时 39 9.1 古代思想与人之初
- 课时 40 9.2 古代思想与人之世(上)
- 课时 41 9.3 古代思想与人之世(中)
- 课时 42 9.4 古代思想与人之世(下)
教材信息
书号:978-7-115-60236-7
最新问答
暂无问答
最新学生
李孟荣
刘玉芳
my
徐钊琪
柏智
一默
轶狸芈
刘娜
aim higher
任霄
zm
春色
李辉
韦
小杨
刘
西西李岛
qy630
王永清
朱宣
学习资料
暂无学习资料